暂未提交主营业务相关信息
中盛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联系人:徐先生
电话:0595-86271299
手机:18159225691
主营: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扶茂工业园180号
灭火器设置要求有哪些?
灭火器设置要求有哪些
放置灭火器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容易起火的地方;
2,要放置于火源处离出口较近的一边,不能放在死脚里,这样一旦起火,虽然能及时灭火,但是人被火困住了;
3要选择温度相对低的地方;
4不要把灭火器放置的太高;
5选择灭火器也很有讲究,图书馆就不能用泡沫灭火器,要用-的.可以保-籍不被损坏;
6要让所方地方的人都熟悉一下灭火器,要都会操作。
消防给水系统在民用建筑大空间场所的选择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民用建筑工程建设中的室内大空间场所类别也越来越多,如会展中心、体育馆、剧院、火车站等等。近几年业内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企业正逐步淘汰手工操作,对-制造起了很大作用。为-人民的人身及财产的安全,作为给排水工程设计人员,正确选择大空间场所内消防系统进行消防设计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基本保障。本文结合现行各类消防系统的设计规范中的相关条文,针对民用建筑室内大空间场所,如展厅、剧院、中庭、自动扶梯上空等部位的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的选择,进行了分析、比较,以便和广大同行共同探讨学习。
1 大空间场所
作为本文探讨的重点,首先要正确的定义大空间场所的概念。现行的各消防系统设计规范,在系统设置场所或设计参数中对其内容均有部分涉及,但并无完整的说明。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建规》中,在8.5.7条的条文说明中提出了建筑物内空间高度大于8m时,宜设置固定消防炮等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05年版以下简称《喷规》中,在5.0.1a条提出了非仓库类高大净空场所的概念,内容为净空高度8~12m的中庭、影剧院、音乐厅、会展中心、多功能体育馆、商场等场所;《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设计规范》以下简称《固定炮规》中,在3.0.2.5条提出了高度超过8m,且火灾危险性较大的场所;《自动消防炮灭火系统技术规程》cecs245:2008以下简称《自动炮规》中,在3.2.1.1条提出了建筑物净空高度大于8m的场所;而在广东省地方标准《大空间智能型主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dbj15-34-2004以下简称《空规》中,在第2.1.1条明确提出了大空间场所是指民用和工业建筑物内净空高度大于8m,仓库建筑物内净空高度大于12m的场所。所谓环境敏感度,指的是系统在-规定和实际使用中潜在的机械、气候、电磁环境条件下维持稳定运行的能力。
综上所述,可见各现行规范虽然没有明确大空间场所的含义,但确定了高大净空场所的高度界限为8m。灭火器作为扑救初期火灾的常用灭火器材,它使用简单灵活、易于操作等特点,是各类火灾危险场所-之品。在《建规》8.5.7.1条的条文说明中,对8米的高度界限解释为:建筑物内空间高度大于8m时,早期火灾的烟气羽流温度通常很难达到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启动温度,依靠温度变化而启动的洒水喷头及其安装高度不能有效发挥早期火灾响应和灭火的作用。故我们可以以此为基础按《空规》来确定大空间场所的概念,即民用和工业建筑物的室内净空高度大于8m,仓库建筑物的室内净空高度大于12m的场所。
消防报警系统疑难故障判断处理方法
1、报火警后,警铃、声光报警器为何不动作? 可能原因有:
a、请检查面板上的指示灯是否被点亮;
b、主机上是否有该警铃或声光报警器的故障信息;
c、警铃或声光报警器现场是否有24v电源;
d、警铃的控制模块类型是否被设置为远音或声光报警器;
e、在联动设置中是否有警铃/声光报警器的输出。
2、报火警后,有设备请求动作,但为何现场设备没有动作?
设备的反馈信号需要有控制监视类模块返回,可能原因有:
a、现场设备状态没有选择自动状态,不能受模块控制而没能启动。
b、设备已经启动,但设备反馈信号线脱落。
-详情探究!火灾探测器-的7大原因!
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其他标准规定的要求,对不同的建筑物,应根据其相应防火类别,确定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探测器的设置范围及选用探测器的种类。故我们可以以此为基础按《空规》来确定大空间场所的概念,即民用和工业建筑物的室内净空高度大于8m,仓库建筑物的室内净空高度大于12m的场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存在-情况,引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就火灾探测器的-警成因进行一些探讨。
一、-警及其现状 根据我国-,-警的定义为:实际上没有发生火灾,而火灾报警装置发出了火灾报警信号。喷水方式类似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喷头,为圆形面,水滴为离心抛射后垂直均匀洒落。而根据-,-警的定义是所报之火灾现在不存在,并且也不曾存在过,造成-警的原因可以是蓄意所为、误动作或偶然因素。结合起来理解,不管是探测器方面的原因也好,环境原因也好,人为因素也好,其他原因也好,只要无火灾存在却报了火灾信号,都叫-警。
而-警率则是火灾报警系统中各装置在规定使用条件和期限内发生-警的次数。通常以百万小时的-警次数表示:-警率=-警次数/百万小时(106小时)
人们十分关心-警对重要的公共资源造成的-。例如英国每年火灾报警设备故障引起-警耗费消防人力和物力资源价值超过1900多万英镑。另外,-引起工人逃离工作岗位,使生产停止,这个损失估计会有数百万英镑,可见问题的-性。
更沉重的代价还不是经济上的。
美国-技术研究所(nist)研究-richardbukowski说,-警的代价是-的。除了经济方面的损失包括时间浪费、燃料消耗、消防设备折旧外,恐怕有一种代价比其他代价都大,那就是-警使人们丧失了对火警的紧迫和危机感,例如美国近发现,飞行员收到的火警有3/4是-警。在考虑上述特点的前提下,设置本系统的大空间场所主要为顶部设置网架结构的会展中心展厅,顶部因为美观要求不便设置其它灭火装置的体育馆等建筑物。这倒没什么,然而进一步调查发现有55%的真实火灾没有被探测到,原因是飞行员讨厌-警,把探测器连线给断开了。这对来说则是个大问题。
美国从1974年立法后,家用独立式火灾探测器现已普及到93%,根据1992年美国消费产品安全会(cpsc)的调查,这里边有1/5没有电池和电池没电,其原因是由于-警,使用者有意地把电池取下了,或不更换电池。因-技术及产品发展的特殊性,在本系统的设置依据方面造成了地方规程的发布-于规范的制定的情形。1997年美国消防协会(nepa)的一次调查结果是39%的调查对象说他们的探测器在过去一年至少-警过1次,但问题的-性在于这其中只有7%的人认为是火灾即将发生,应该立即疏散,其余的人则不相信是火灾,对警报信号不予理睬。
因此有人提出,-警问题的重要性,不管怎么形容也不会过分。
自从火灾探测器问世以来,产业界一直把-警作为注意力的焦点。在美国由于家用火灾探测器普及较早,因此离子型感烟探测器使用非常广泛,97%的感烟探测器为离子型的(占火灾探测器总量的87%)。每个探测器制造商都面临着两个要求,他们生产的产品能及时地或者是尽快地报出真实的火灾;第二,决不-警。但由于产生-警的原因非常复杂,有产品内部的,有环境因素的,也有使用方面的原因,要同时达到这两条要求往往是不可能的。即使只考虑产品方面的原因,由于技术水平的-和价格等因素的影响,要做到完全消除-警同样也是十分困难的。
尽管完全消除-警是不可能的,但产业界多年来努力的结果确实大-低了-警率。按照消防局的规定:灭火器的安全周期为12个月,超过期限必须进行维修保养。1989年美国的一个调查显示,-与真实报警的比例是15.8∶1;英国1988年公布的一个调查报告说这个比例在20∶1。自从模拟量系统出现后,局部统计数字显示,这个比例可以下降到3∶1。
国内产品经过近些年实行强制制度,贯彻执行iso9001和iso9002标准,由产品方面引起的-在下降。